日本正經歷二戰以后的變局,這波變局的動蕩影響將超過泡沫時期,尤其是現在日本央行搞得騎虎難下的騷操作,讓日本經濟陷入了一種死循環怪圈。
日元貶值的很厲害,4月份貶值超過6.5%,今年前四個月貶值超過12.5%,成了全世界貶值狠的貨幣。 左手出拳是死,右手出拳也是死,于是左手開始打右手。 你比如典型的美國好兄弟加拿大,為了減少美國升息帶來的資金回流沖擊,它就比美國升的更早,也升的更大。 同時不光升息,還跟隨美國腳步,退出量化寬松(印鈔),開始進行縮表。 很多都是這么做的,因為美元依舊是強勢貨幣,你不升不退量化寬松,就等著被美元宰。 但日本這回很不同。 日本不光不升息,它還要繼續搞量化寬松,繼續“印鈔”。 日本央行宣布,無限量買“日本國債”,以調控日本國債的市場利率,不超過正負0.25%的區間。 所以我們看下圖,日本10年期國債利率: 可以看到,資本市場在不斷的挑戰0.25%這個價位,一旦利率接近0.25%,或者快突破了,日本央行就直接大量購債,有多少我收多少,直到把0.25%給打下來為止。 利率和國債價格呈反向關系: 利率往上沖,債券價格下跌 這兩個月市場前后三次挑戰0.25%的位置,日本央行為了穩住債券價格,不斷“印鈔”購買國債。 2月10日,0.251%,被打下來。 3月28日,0.267%,被打下來。 4月19日,0.275%,被打下來。 通過不斷印鈔買國債,來撐住國債利率不突破0.25%。 可是大量印鈔買債,讓貨幣供給增加,日元貶值。 日元貶值后,購買力下降,物價上升,通脹上升。 通脹上升,更加速債券市場拋售。 債券市場加速拋售,國債利率就升高。 如此就形成了一種循環,看下圖: 國債利率升高,日本央行就再再印錢買國債,壓低利率。 再再印錢買國債,日元匯率就更更貶低。 日元購買力再再下降,物價再漲,通脹再再升。 通脹再再升,更多國債被拋售。 更多國債被拋售,國債利率就再再再升。 日本央行就再再再買國債。 瞧出沒有,死循環。 日本央行希望通過這種“死循環的操作”,來拉升日本通脹,讓日本殺出十幾年的“通縮”魔咒。 這就像是什么吧,這就像是給一個植物人上電療。 植物人(日本通縮)在床上躺了十幾年,過的還算安逸,可現在這個病房要塌了(國際政經局勢驟變),你必須把這植物人給叫醒。 不把這植物人喚醒,未來局勢更惡化,更危險。 所以日本政府不惜逆美國加息周期而行,一把。 那怎么叫醒呢?上狠的電療(死循環電療操作)。 希望通過如此的循環,徹底把日本從“通縮”,變成“通脹”。 一般來講“通縮”比“通脹”更可怕,通縮就是植物人,一潭死水,通脹好歹還活蹦亂跳,經濟才有上漲的可能(當然也有較大的下跌風險),但也好過植物人。 而且日元不斷貶值,轉變那么多年“強日元,弱美元”的趨勢,也有利于日本大企業出口。 日本財閥,本質上是歡迎“弱日元”的,只是日本現在逆差進一步惡化。 由于汽車等主要出口品下滑,而原油天然氣等價格飆升,日本貿易逆差進一步惡化。 這讓日元更不值錢,日本人收入縮水,購買力下降。 這經濟電療,過程一定是痛苦的,但如果真能把日本從植物人(通縮)狀態下電醒,那這股陣痛代價,日本政府愿意去試。 因為日本現在很害怕很擔憂周邊的局勢,其國內軍國主義思想的回潮,正達到二戰后高。 日本首相給靖國神社送貢品,安倍同日肉身參拜。 日本是這樣,在位首相極少肉身去參拜,都是送貢品,而一旦首相退下來了,件事就是去參拜“鬼廟” 安倍現在是日本政壇的幕后藏鏡人,日本政府的基本路線和戰略,延續的都是安倍的路線,沒有更改。 昨天日本發布外交藍皮書,提出了與“百年未有之大變局”類似的觀點,《歷史大轉變》。 這也預示著日本外交政策的一輪大轉變的開啟,日本不在甘心當困在牢里的看門犬,想要有更大作為。 日本外交藍皮書講了三大重點: 1,世界正式進入中美互博時代。 2,美國國力相對下降。 3,俄羅斯徹底改變冷戰后格局。 中美進入互博時代,這不新鮮,中國國力增長,妨礙到美國獨霸,中國威脅論十幾年了,未來會持續“威脅”美國下去。 第二點是新鮮的,美國國力“相對”下降,注意這個“相對”,指的是和蘇聯解體后,美國一超獨霸的時代相比,美國國力下降。 美國國力下降的具體表現,就是大哥壓不住場子了,全球各地,沖突越來越多,歐洲俄烏沖突,中東敘利亞也門沖突,土耳其伊拉克沖突。 而在日本周圍,更全是一個個可能爆發的火桶。 根據日本自己描述: 中國方面,臺海南海沖突。 半島方面,朝鮮韓國沖突。 俄國方面,北方四島沖突。 中國軍力增強,勢力范圍不斷擴大,讓日本感到害怕。 朝鮮擁有核武器,還不斷試射中長程導彈,讓日本感到威脅。 俄羅斯張牙舞爪,北方四島問題越來越難解決,讓日本感到恐懼。 日本周圍,中國,朝鮮,俄羅斯,全是會炸的雷。 日本藍皮書還再次提出,俄國對于日本北方四島的“非法占領”。 總之,日本《外交藍皮書》將日本描繪成一個四面楚歌,楚楚可憐的小可憐。 明里暗里都在說,日本該改變了,日本改站起來了,日本不能再被閹割了。 這么一番大動作放風操作,與其說是說給中朝俄三國聽的,倒不如說,是說給美國和“日本國內反戰派”聽的。 日本脖子上的鏈子能不能松,美國說了算,美國愿意松,他才可能松。 甚至美國點頭同意放日本出去咬人,日本才能出去咬人。 但是還有一點,就算美國愿意松鏈子,放日本去咬人,日本國內的反戰派勢力,也很強大。 安倍搞了那么多年的修憲圖謀,美國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,可國內反對派一直在擋著這事。 如今《日本藍皮書》提出“歷史性的大轉變”,就是想告訴反對派,再不改變,日本要完。 那怎么改變?日本也有具體方案: 1,修改《和平憲法》,從根本上轉變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的懲罰角色。 2,增加國防預算。 五年內國防預算增加一倍,到GDP的2%,日本現在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,僅次于美中,可國防預算約GDP1%,日本升國防預算,有較大空間。 3 大幅增加與美國的軍事聯系,包括直接參與海外軍演,裝備購買和訓練,配合美國的軍事行動等。 日本正在對“國防部”進行大舉調整,包括制定和執行新的“聯合動態防衛學說”,主要目的是害怕被包餃子,兩面受敵。 當中國從南來,俄國從北來時,朝鮮也參戰,那日本兇多吉少,即便有美國駐軍也很難守得住。 此時快速反應,“以拖待變”就成了重要戰術。 日本計劃由6800個島嶼組成兩棲快速反應部隊的島鏈,加上美日聯合防御體系所部署的防空和反導天網,以應對來自南部中國,北部俄國的直接威脅。 同時增強“聯合指揮體系”,假想日本這邊一有戰,中國南海,中國印度,歐洲東部,也會很快做出反應。 簡單講日本終希望依托美國的全球體系,做到日本這邊一開戰,中國南部南海,西南部印度,俄羅斯東歐部分,也會相應開戰。 因為光讓日本一地成為戰場,那日本滅國無疑。 日本的危機感大幅上升,并且借著這波危機感日本一系列政策也將產生很大轉變。 過去提出上面這幾點,每次都遭到國內反戰派的強烈反對,但如今這類反對的聲音也越來越小。 日本將再次武裝,而中國這邊也非坐等,第三艘航母也將在今年下水。 第三艘航母,將采用電磁彈射技術,可能命名為“江蘇號”,2022年下水以后,經過訓練大概在2024年正式服役。 此外中國國防預算也在穩步增加,以應對美國領導的周邊,對中國構成的實質威脅。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全球經濟動蕩,各地戰云烏布,越是這時候越要有不怕戰,不怯戰的決心。 亮出自己的拳頭,才是阻止敵意對你動手的方法。 日本正在大幅度調整國政國策,中國又何嘗不是呢? 中國的“調整”,可能會比日本更激烈。